Category: 最新消息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回應2011-2012年施政報告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回應2011-2012年施政報告

核心價值未達 開來欠缺承諾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回應2011-2012年施政報告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為一民間智庫,就6大政策範疇為公民社會及香港提出多項政策建議。就第三屆特區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所提及的多個內容,本智庫根據6項關注範疇將其分類,並有以下回應。

 

「甚麼是香港學?」簡介會暨「香港學101」課程招生

「甚麼是香港學?」簡介會暨「香港學101」課程招生

   傳媒新聞稿 2011年7月9日發佈 「甚麼是香港學?」簡介會暨「香港學101」課程招生 新聞稿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聯同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於今日(2011年7月9日)舉辦一名為「甚麼是香港學?」簡介會,並向公眾推介即將於七月開辦的「香港學101」課程。   「香港學101」課程將由香港學倡議者洪清田博士所設計及主講,並就香港源流, 香港開埠的發展過程和成就,香港論述及香港在中國崛起的世界新秩序中的未來出路等四大範疇,透過不同層面的剖析及專題的探討,讓學員了解回歸前後的殖民地歷史,認識香港百多年來的獨特社會文化,從而反思香港與中國未來的路向。9日簡介會將以2003公安法及2011替補法為例,呈現「香港學」的分析架框及透視力,展示「應用香港學」。   有關課程將分三期,首個單元將於七月中開課,為期2個月,課程適合學習通識教育科的老師和同學、及有志研究香港整體社會、認識香港政治與歷史的朋友。而首個單元的學費為港幣 $1,215.00。   關於洪清田博士 洪博士為「香港學」協會創會主席,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學人,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新聞與社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及中極政經文化產業社執行主席。洪博士二、三十年來倡議及實踐的「香港學」的範疇和內容、意義和範框(Paradigm),發表相關政經、社會及文化文章近五百萬字,著有《香港學》十冊。   課程簡介及詳情已上載至社區發展動力培育網頁請按這裡,以供有興趣報讀的人士參閱,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event@ec2-13-214-201-96.ap-southeast-1.compute.amazonaws.com 或致電3114-0784。   *傳媒朋友如欲查詢關於香港學的內容與該課程在本港的發展情況,或有興趣就該課程作專訪,歡迎聯絡社區發展動力培育陳先生(電話:2123 1705 或電郵 leslie.chan@ec2-13-214-201-96.ap-southeast-1.compute.amazonaws.com)。

alt

扶貧智庫研討會系列(3) 《城市規劃與扶貧》

貧智庫研討會系列(3) 《城市規劃與扶貧》 城市規劃作為居 住於都市的人來說,來得十分之重要。由區域內的房屋、醫療及治安,到教育、交通甚至就業等元素,都與將來居住於區域內的人息息相關。而城市規劃的過程,往往決定了該城市甚至當地居民的福祉。 然而,香港的規 劃問題毛病處處。繼政府與發展商發展天水圍的秘密協議,到近期再度研究發展東涌新市鎮的種種風波,都反映出政府 在規劃新市鎮的時候,未有顧及交通費、交通時間及當地就業的問題,令新市鎮淪為貧窮人口集中的地區。 與此同時,近年 舊區重建及工廈活化計劃,令居住於市民的貧窮人口生活更為艱鉅。於進行市區更新時,如何減低縉紳化(Gentrification)對於貧窮人口的影響,需要各個持份者思考以人文角度規劃, 以達致保持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的可能。 《扶貧智庫》將 會於舉辦《城市規劃與扶貧》研討會,讓公眾及關注社區規劃人士共同探討上述問題。 講者: 葉毅明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林云峰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會長 邵家臻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講師 陳劍青 新界東北發展關注組成員 巫堃泰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高級項目主任 主持: 狄志遠 日期: 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30 – 4:30 地點: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部704室...

Are Engagement & Consensus Possible in Hong Kong?

Are Engagement & Consensus Possible in Hong Kong?

Seminar on The Public Engagement and Consensus Building Process in HK, and the Potential Solution of “Future Centre” 公眾參與和共識建構會在香港出現嗎?     Speaker: Leif Edvinsson Leif is now the Professor in Lund University on IC/Knowledge...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 就《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畫》公眾諮詢 作出之跟進陳述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 就《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畫》公眾諮詢 作出之跟進陳述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一直關注香港的土地及房屋政策,並於過去開展了香港土地發展關注計劃及舉辦《香港的地產霸權》講座,與公民社會團體及市民討論香港的土地及房屋政策。

 

就《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公眾諮詢,本智庫已於2011年2月10日向規劃署及公眾發表對本計劃的意見,內容可於本智庫網站查閱。直至今日,署方仍然未能夠就意見書中關於城市融合論述、區域性分工、人文及社會文化差異及欠缺公眾參與的意見作出任何回應,本智庫深表遺憾。另外,本智庫亦於早前時間就行動計劃中其中一個項目《興建深港西部快速軌道》表達了反對意見,並揭露規劃署贊同興建鐵路的立場與路政署以技術和涉及大規模填海為由反對興建的意見南轅北轍。原文可瀏覽本網站查閱。

 

本智庫在諮詢期完結之後,繼續就該行動計劃進行探討。直至截稿日,本智庫發現整份研究質量及於實踐上有以下3大缺憾:

「綠色IT研討會– 挑戰與機遇」

    「綠色IT研討會– 挑戰與機遇」 主辦     合辦     講員:Ms. Lisa Hopkinson 日期:2010年11月3日(三) 時間:晚上7:00– 9:00 地點:CDI社區活動室(香港天后電氣道148號2102室) 語言:英語   網上報名:請按這裡 (報名確認信將於活動前一天以電郵發出)   查詢:電話2123- 1706  電郵:event@ec2-13-214-201-96.ap-southeast-1.compute.amazonaws.com

有機耕種@Our LAND 第一耕 之 開田

有機耕種@Our LAND 第一耕 之 開田

 

有機耕種@Our LAND

第一耕開田

 簡介:

「耕種」似乎是「落後」和「辛苦」的代名詞,然而時至今日,務農之風日盛,究竟原因何在?以勞動及汗水換來的蔬果又是否特別好吃?想知道答案,馬上參加「有機耕種@Our LAND‧第一耕之開田」!

 

連續參與3次開田之參加者,可於11月初農莊開幕時獲得200平方尺自耕地免租半年

 

日期:            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

時間:            9:30AM -6:00PM

地點:            錦上路上村黎氏宗祠對出(由八鄉古廟入口步行前往約5-10分鐘)

活動內容:    除草、搭屋、翻泥、擔泥、阡陌路等等

報名請按此處

 

大氣電波「霸權」講座

 

大氣電波「霸權」講座

 
自從廣管局宣佈為有意經營數碼聲音或電視廣播的機構進行發牌前公眾諮詢以來,公聽會及公眾論壇等基本公眾諮詢程序均一律欠奉。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於過去一個月舉行了《香港市民反對免費電視頻道壟斷》聯署,並將收集到的3000個簽名遞交予廣管局。既然廣管局少理民意,我們便來一次民間自發,齊來發聲!
 
大氣霸權,窮人難忍!向大氣電波「霸權」說
 
 
日期: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時間:下午2:30至5:45 (第一節-下午2:30-4:00 第二節-下午4:15-5:45)
地點:社區動力發展培育社區活動室(天后電氣道148號21樓2102室)
 
「香港土地發展關注」計劃第一期:專題導讀暨分享會

「香港土地發展關注」計劃第一期:專題導讀暨分享會

「香港土地發展關注」計劃第一期:專題導讀暨分享會

 

近日的大浪西灣掀起了網路上的戰幔,單單幾日間聲討破壞生態的地產商人數直逼7萬,其實暗示了香港的土地發展政策和社會的矛盾日增激烈。在如此風高浪急之際,尤值得我們從經典中發掘智慧,破解當前香港土地發展的困局。

 

計劃目的:

  1. 透過分享會及導讀環節加強與會者對土地問題的論述背境;
  2. 透過建設性的「策劃– 參與– 評估」式倡議行動為香港土地發展帶來具的新視野。

詳情

主持:葉毅明(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傷健職業發展講壇

傷健職業發展講壇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 主辦

「工作為甚麼?」傷健職業及生涯規劃論壇

 

「為甚麼要工作?」相信大部份的都市人在星期一早上起床時都會湧出這個千古難題。究竟為甚麼要工作?工作的意義是甚麼呢?是否純粹為了「三餐」?抑或工作除了賺取生活開支外,其實有更重要的意義?

我們相信工作是自信與尊嚴的基石,因此有正確的職業觀念對於所有人的發展是極為重要,因此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素就是正確的職業及生涯規劃

為了分享我們的信念,及推動正確正面職業價值觀,社區發展動力培育將於7月28日舉辦「工作為甚麼?」傷健職業及生涯規劃論壇。除了分享正確正面職業價值觀外,屆時社區發展動力培育成員亦會就殘疾人士最低工資安排作介紹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