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電波「霸權」講座
大氣電波「霸權」講座
長實76.1億奪九龍兩地王,政府遏市措施即時失效
類別 土地政策 議題 長實76.1億奪九龍兩地王,政府遏市措施即時失效 內容 政府上周五推出冷卻樓市措施不足一星期,香港大型地產發展商長實(001),昨動用76.1億元買入何文田亞皆老街及紅磡灣紅鸞道兩幅住宅地,變相宣布政府遏市招數即時失效。 萊坊測量師行執行董事陳致馨預期,何文田及紅磡兩地將來建成單位的每呎售價,分別要達1.7萬及1.5萬元。 首幅拍賣的何文田地皮,長實以41億元奪地,樓面呎價10,399元,僅次於今年6月新地以樓面呎價12,540元投得的何文田佛光街地皮,成為九龍樓面呎價第二貴地王。 至於紅磡灣商住地,爭奪最為激烈,長實為保王國統一終以35.1億元投得,較勾地底價高達98.3%。 問題 Professional Property Services主席蒲祿祺(Nicholas Brooke)指出,受銀根鬆動及銀行低息影響,樓價持續向上,政府遏市措施效用輕微。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則指,地產商天價投地,等於「公開摑咗曾俊華一巴」,行動說明政府遏市措施無效。
沙田一間寮屋分成八單位出租
類別 土地政策 議題 沙田一間寮屋分成八單位出租 內容 沙田紅梅谷村昨發生三級火警。一列千多呎鐵皮木屋疑因電線短路被嚴重焚毁,揭發有人涉嫌違法將禁止出租的寮屋間成七至八個單位,以一千至二千月租,租給不合資格申請公屋的新移民或收入微薄的單身人士。 這另類板間房每單位面積數十至一百呎,廚房與廁所處於同一空間,衞生情况堪憂。據《明報》報道,一名租客楊女士原與丈夫同住,丈夫去年去世後獨居現址,居住環境欠佳,夏天時屋內悶熱難耐,上月多場傾盆大雨,屋內更嚴重入水,地下全是濕泥。 問題 房屋政策未能照顧新來港人士、低收入人士或暫時未合資格申請公屋的人士,令這些人的生活條件未能達到安全、清潔、衞生的基本要求,情況尤如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香港,社會綜合發展竟不進則退,嚴重退步。 特首應在十月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長遠果敢及長遠的措施,協助這些被政府漠視的社群的住屋需要,建立真正公平正義和諧的社區。
港府推出新一輪冷卻樓市措施
類別 土地政策 議題 港府推出新一輪冷卻樓市措施 內容 政府四月一系列冷卻樓市措施僅收短效後,上周五再推三招十四式,以求遏止樓市炒風。 新推的三招十四式包括:在物業完成交易及契約轉讓前,將不容許摩貨轉售,或提名下手買家轉名以取消交易;倘若樓花交易取消,將沒收的定金佔樓價比重由原來的5%,提升至10%;1,2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上限降至六成;計劃將20公頃新界區工業及商貿地改住宅發展,以增加住宅土地供應。 問題 業界認為,新招會收短期效用,樓價料跌5%,但學者及分析員均預期,新招效果不大。有業內人士指出,容許公司買家可以轉讓公司來摩售物業,會減弱打擊炒風的效力。而工業及商貿地改住宅發展還看包括基建及環境等具體細節,是否可以吸引用家。 行政議會成員張炳良沒力撐政府新招,反建議政府考慮加推措施,若香港市民仍未能負擔高昂樓價,政府應限制海外投資者買入香港樓宇。 另外,環保組織「環保觸覺」昨發表調查,矛頭直指地鐵,批評香港政府為大股東的香港地鐵,為吸引內地熱錢炒賣香港樓宇,忽視港人本地置業困難,以豪宅包裝港鐵上蓋物業,令過去十年間落成或興建中的港鐵上蓋物業,三房或以上大單位數目的比例不斷增加。
「香港土地發展關注」計劃第一期:專題導讀暨分享會
「香港土地發展關注」計劃第一期:專題導讀暨分享會
近日的大浪西灣掀起了網路上的戰幔,單單幾日間聲討破壞生態的地產商人數直逼7萬,其實暗示了香港的土地發展政策和社會的矛盾日增激烈。在如此風高浪急之際,尤值得我們從經典中發掘智慧,破解當前香港土地發展的困局。
計劃目的:
- 透過分享會及導讀環節加強與會者對土地問題的論述背境;
- 透過建設性的「策劃– 參與– 評估」式倡議行動為香港土地發展帶來具的新視野。
詳情
主持:葉毅明(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地產霸權講座回顧
由社區發展動力培育主辦的香港的地產霸權講座已於2010年7月28日舉行。當晚約有接近100位公眾人士出席,並與《地產霸權》作者潘慧嫻(Alice Poon)女士及、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黃鶴回及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葉毅明交流意見。 我們亦特意舉辦「香港土地發展關注」計劃作為後續行動,繼續探討香港的土地及房屋政策。我們將於8月24日及8月30日舉辦讀書及分享會,詳情請到最新消息欄目觀看。
向廣管局遞交《香港市民反對免費電視頻道壟斷聯署》
就著營辦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申請的諮詢,社區發展動力培育於七月初發起《香港市民反對免費電視頻道壟斷聯署聲明》網上聯署。自七月十八日起,至今已收集到超過3000個網上簽名。約十多名成員連同支持本議題之市民於8月5日(星期四)下午1時30分向廣管局遞交該聯署,以表達我們的訴求。
普及平等:需要的是定義而非承諾
Suzanne Pepper
五區公投運動的結束,所有對於民主發展的焦點正集中在終極普選聯盟之上,而且視之為民主進程的最後希望。因此,理所當然地北京與香港政府自會極力推銷聯盟成員,積極游說他們去接受政府的方案,而且北京代表亦指出只要泛民願意讓步,自會有「奇妙」的事情發生。當然,「奇妙」的事情的本體和接受方案而引起的民主倒退,其實兩者只同樣地不明朗的。情況一如香港政府以跳舞後退一步為隱喻的電視廣告一樣:一步退,兩步進,被舞伴引領轉了一圈又一圈直至音樂停頓後,普及平等或許便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