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ing Wikis and Social Media for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Using Wikis and Social Media for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Seminar- Using Wikis and Social Media for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Managing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n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and networks has been greatly facilitated by a wide array of social technologies which support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Wikis in particular ar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ool to enable a community to generate and maintain content, and offer a collaborate workspac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tool where teams can author content or coordinate activities and tasks with confidence that the information is up to date.

 

Wikis are a type of social software that makes it easy to communicate online. As simple to edit as it is to read, the wiki makes for a useful online collaboration tool and a simple but effective way to share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both inside their organisation and out.

Despite the ease of use, organizations still need to develop an overall strategy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educating and engaging members and external stakeholders to contribute and use the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discuss on how to use social media as knowledg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nd have invited the following speakers to share some insights.

 

Sharing Guests

  1. Bernd Rutzmoser, Netdimensions, on using Confluence wiki
  2. Waltraut Ritter, Research Director, Knowledge Dialogues & Policy Researcher of CDI
  3.  Joanne Ooi, CEO, Clean Air Network

Date:      November 13, 2010 (Saturday)

Time:      3:00pm-5:00pm

Venue:      CDI Seminar Room (Room 2102, 21/F, 148 Electric Road, Tin Hau, Hong Kong. For direction, please click here.)

Medium: English (No translation provided)

Fee:  100HKD (including coffee/tea/refreshments, pay at the door)

To enroll, please click here. 

 

2010-10-25「Cult片」研習室《切膚之愛》

2010-10-25「Cult片」研習室《切膚之愛》

 

「Cult片」研習室

Cult者,台灣譯作「次文化電影」,在香港也有時稱作 「小眾電影」,由此可見Cult片是有別於主流思維的電影,看罷會讓人驚訝電影竟然可以這樣拍攝的!當中 天王級當然是昆頓.塔倫天奴,他的最新作品就是香港也有上畫的《希魔撞正殺人狂》(《InglouriousBasterds》),香港的Cult片則為彭浩翔的《買兇拍人》吧!

 
 

日期:2010年10月26日(二)

時間:7:30 –10:30 pm

地點:CDI社區活動室(香港天后電氣道148號2102室)

 

討論電影:《切膚之愛》(2000年)

導演:三池崇史

 

電影簡介:

青山重治經營電影製作公司,喪妻七年後為了找回生命力而興再婚念頭,遂以徵選女主角為名舉行試鏡會。從400位應徵者中,他被山崎麻美深深吸引,她美麗而嫻靜,激起重治多年來平伏的心。麻美的若即若離令重治不知所措,但重治仍是鼓起勇氣求愛。麻美再三提醒他,不可隨便許下承諾,要愛她不能再愛別人。重治輕言答允,卻不知純美少女的心腸隱著黑暗的秘密,叫親近她的男人痛不欲生、肢離膽碎。

施政報告: 政府擬研究標準工時立法

施政報告: 政府擬研究標準工時立法

  類別 勞工政策 議題 施政報告: 政府擬研究標準工時立法 內容 非牟利機構社商賢匯委托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七至八月訪問全港一千零九名全職僱員,發現有39%受訪者計劃離職,以尋求更佳的生活與工作平衡,比率較去年上升近一成;而計劃離職的八十後青年更逾六成。 調查又發現,受訪者每星期平均工作48.7小時,比去年的48.4微升,較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40小時高出22%。食肆酒店業、運輸業、批發零售業,每週平均工時分別是56小時、52小時、51小時,是超時工作重災區。 七成受訪者表示,健康、家庭及生產力都出現不同程度問題,包括經常感到疲累及極度疲倦,與親友關係轉差等。 問題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表示,工作與生活失衡比率已響警號。他指出,超時工作問題存在多年,即使社會未能短時間內就最高工時、最低工資有共識,僱主也可彈性安排工作,如壓縮工作周,即延長每天工時,以減少每周工作日數。 他說:「五天工作周是大勢所趨,香港生產總值高,絕對有條件做到。」

October 18, 2010 – 陸恭蕙最新著作《戰地陣綫》分享會

由社區發展動力培育主辦的《戰地陣綫》分享會已於2010年8月18日晚上,於CDI社區活動室舉行。分享會由社區發展動力培育成員巫堃泰主持,並由陸恭蕙主講。除了分享寫作此書的寫作歷程之外,陸恭蕙亦與在場人士討論有關香港的共產黨活動等議題。

 

 

 

 

八達通出售出賣客戶資料

八達通出售出賣客戶資料

  類別 私隱政策 議題 八達通出售出賣客戶資料 內容 八達通出賣客戶私隱風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昨發表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八達通06年的文件訂明出售資料圖利的商業方針,又沒有明確知會客戶或徵得同意才出售,共違反三項條例。 不過,私隱專員蔣任宏表示,八達通上周簽署承諾書,履行調整條款的字體及銷毀身份證號碼等建議,他認為再犯的機會甚微,又直言法例沒有賦予公署直接懲罰違規機構的權力,因此,公署決定不向八達通發出執行通知。 據報,若該署認為違規機構有再犯的風險,可發執行通知,若再犯即可處分。 報告又指,保險公司信諾以八達通日日賞名義致電客戶推銷保險產品,令市民受騙,但公署指此舉不涉私隱條例,不會轉介個案予警方。 八達通控股公司董事八達通06年的策略計劃提到藉個人資料圖利,當時獲得八達通控股公司董事批核。報告指,八達通控股公司應負上責任,不過,港鐵雖然是八達通大股東,但公署沒有追究港鐵責任。 問題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批評,公署沒有善用僅餘權力向八達通發執行通知,阻嚇不了商業機構。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亦批評,公署「放生」八達通,變相鼓勵其他公司繼續出售客戶資料。

施政報告─曾蔭權:權衡各方利益,政府不會推行激進的房屋政策

施政報告─曾蔭權:權衡各方利益,政府不會推行激進的房屋政策

  類別 土地及房屋政策 議題 施政報告─曾蔭權:權衡各方利益,政府不會推行激進的房屋政策 內容 行政長官曾蔭權上周六(16日)出席電台節目解釋新一份施政報告時表示,為權衡各方利益,政府不會推行激進的房屋政策。 他表示,那些已經置業的,不願樓市大起大落;那些未置業的,則希望政府壓抑樓價;那些夾心階層的,則希望有更多的資助房屋;那些公屋輪候戶,則希望多建公屋。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蛾上周五宣布,政府收緊樓宇發水面積相關措施,將在明年4月1日才生效。為免被指放生發展商,林鄭強調將研究其他行政措施,避免發展商趕「尾班車」入則。 問題 假不同,真分裂:曾蔭權上周六的講話令人非常失望,是特區政府民粹管治的另一佐證。為了制造民意支持施政,特首不惜制造內部矛盾,竟將市民看似不同的住屋需求,說成是互相排斥的。 復建居屋=激進?特首的說話再次操控港人保守(害怕激進)的集體情緒。多建公屋、復建居屋,令基層及夾心階層受惠,又有多激進? 平衡為了誰?當特首以「難為了家嫂」的口吻,大談平衡之難時,政府卻將打擊發水樓措施拖到明年4月,實在令人質疑在所謂權衡利益時,誰的利益為大?公共專業聯盟黎廣德認為,限制「發水」措施應在下月開始生效,他質疑政府故意給發展商空檔。

曾蔭權最新一份施政報告

曾蔭權最新一份施政報告

  類別 施政報告 議題 曾蔭權最新一份施政報告 內容 土地及房屋:(一)未來10年政府平均每年將供應可建約兩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二)推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即「先租後買」計劃),未來數年提供5,000個「實而不華」的中小型單位,讓月入不超過3.9萬元家庭的夾心階層選購;(三)運輸及房屋局將成立督導委員會,具體探討立法規管一手樓宇銷售事宜,冀一年內提出切實可行建議,包括以實用面積作為公佈呎價的唯一標準;(四)將發水面積上限定在10%;(五) 將房地產剔除於投資移民計劃外,並將申請門檻的投資額由65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試行三年。 扶貧:成立一個由官、商各出資一半的百億元關愛基金扶。 扶助中小企: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正研究設立市場主導的信貸保證計劃,提供可持續支援企業信貸融資平台。 任內不會重提《基本法》23條立法。 問題 土地及房屋:政府試圖透過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以冷卻樓市,然而,若政府繼續拒絕增加公屋供應及拒絕鼓勵市民租樓,施政報告穩定樓市措施成效成疑。   扶貧:本港貧窮問題,不僅是社會福利的範疇,也是本港經濟發展的問題,更土地發展以及市場運作是否公平的問題,政府務須超越現時狹窄思維,透過推出更多健出市場措施如公平競爭法等來確保市場公平運作;百億關愛基金扶貧只是短期措施,非長遠之策;雖然社會一直要求重設扶貧委員會,但政府一直置若罔聞,政府有必要重設扶貧委員會,統籌各局及部門的協作,令基金更加有效運作;另外,百億關愛基金內容空洞,受惠群體不詳,以及和其他社福或民政基金如何協作,政府均隻字不提,令市民難以掌握,難免予人「用公帑貼財團洗刷貪婪形象」的感覺。

劉皇發回應農地被非法改變用途

劉皇發回應農地被非法改變用途

  類別 管治危機 議題 劉皇發回應農地被非法改變用途 內容 行政會議成員劉皇發為大股東的「宏景投資」昨發表聲明指,事件中的元朗白泥四幅農地,已於2008 年11 月1 日委托一間顧問負責管理及出租。至去年12 月,宏景獲規劃署通知,知道該地被人違例發展,今年3 月已委托律師向佔用人發出警告信,要求租用人遷出。 宏景指交涉期間,該顧問公司在未知會宏景下,與佔用人簽署短期租約,以方便其上訴。宏景指出,知悉最新情况後,已採取法律行動,撤銷委任該顧問公司,幷追究其責任。 問題 宏景的聲明未能有效釋除公眾疑慮。業主委託中間人租出及管理土地後,也要監管有關土地的使用,更要監管聘用的顧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