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發展動力培育(CDI) 對於通訊事務管理局條例草案的回應

 

本會於昨日(10月7日)出席立法會《通訊事務管理局條例草案》委員會,並因應2010年7月22日會議上所作討論而作出下列回應︰

 

1.停止壟斷情況

我們對現今的廣管局處理壟斷問題(例如無線電視壟斷問題等等)時視若無睹,感到非常不滿,所以非常關注廣管局與電訊局合併之後會否改變這個狀,以我們希望將來兩局合併後能實行競爭法可以盡速解決這個問題。

 

2. 開放大氣電波

另外,我們覺得兩局合併後,除了要秉承電訊局以往維持一個公正的營商環境,保護消費者,更重要是要服務市民,保障公民權利。廣播頻道是公共資源,現在電訊技術在民間已經普及,廣管局還獨攬著這項重要的公共資源,是公然違反自由市場原則。我們督促政府要落實何時開放大氣電波給大眾。

 

3. 除了競爭力,還應該提倡多樣化和本地化

我們亦希望通訊局,能夠而比較合時宜的角度去看互聯網和廣播事業。因為媒體的發展,除了有助經濟,還是一種社區網絡的營造。美國的聯邦通信局(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成立後的宗旨除了是競爭(competition)之外,還提倡保持多樣化(diversity)和本地化(localism)這兩個原則。維持多樣化,是確保市場時候有新衝擊,亦保留社會少數不同的聲音,求同存異;而本地化即是關注本土文化,確立地方身份和價值。這兩樣就是為了制衡過度短視商業利益,變相扼殺創作空間,長期社區價價值受損,所以我們希望新的通訊局能肩負這兩個使命。

 

4. 社區媒體的概念澳洲, 英國社區電台的例子

最能代表多樣化和本地化的社區媒體就是社區電台,就是以重視社區議題,興趣的非牟利媒體。澳洲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在07年全澳洲已經有361個社區電台牌照,79個地區性社區電視台和4個社區電視頻道。以澳洲電台為例,全國所有商營電台全年總收入是AUS$945M,而社區電台總收入是AUS$51M; 商營電台聽眾一千七百萬(每周),但社區電台聽眾卻有五百多萬,收入雖然有二十倍之差,但聽眾人數只有四分一的分別。社區電台以民生出發,雖然多數是自發義工,但99%的社區電台是24小時廣播的。這顯示社區電台在社會上是有很大需求,而他們能夠代表各組少數族裔,同性戀組織,監獄犯人,盲人組織,老人及幼年團體等等發聲,凝聚弱勢社群,可見電訊科技不單止對商業,對社區發展也息息相關。社區媒體除了可以讓民間參與廣播業,讓個別社群的口味得到照顧,又可以發展區內經濟,實踐創意工業。英國有學術研究顯示,大量的小型電台或電視製作公司,是可以帶來地區的聚集效應(cluster effect),推動本土創意工業,例如各類型的節目制作,演藝工業等等。

 

相比澳洲二千萬人口,香港雖然只得七百萬人口,但能夠在大氣電波合法地廣播的社區電台卻一個都沒有,可以想像得到的是,我們有幾多弱勢社群的聲音會被淹沒,有幾多創業工業機會遭流失? 所以我們除了科技上的發展,還要顧及與社區文化之間的結合,才能發展出有香港本地色彩的創意工業,所以我們希望兩局合併後,可以協助社區媒體發展,才能使到本地創意媒體百花齊放。

 

本會曾於八月發佈一份名為《香港廣播業的困局與未來發展的路向報告》的報告書,主要就廣管局推動廣播業發展的問題上提出多項建議,詳情可按此處,下載有關文件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