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最新消息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就2012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就2012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雖然面對歐美主權債務危機的持續影響,但香港特區政府坐擁龐大的財政儲備和盈餘,確實有能力為香港未來作長遠的財務規劃。可惜,一如以往的財政預算,政府的重點依舊集中在短期的紓困措施和經濟發展,未有顧及整體社會的需要。以下就預算案中的民生和經濟兩大範疇作出探討。   民生方面 財政預算的紓困措施包括退稅、代繳租金和向綜援人士發放額外一個月的津貼均沒有資源再分配的效果,也未能讓所謂的「N無」人士受惠。除此之外,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很多長者在晚年的生活陷入困境。但是,政府依舊對全民退休保障隻字不提,亦沒有在醫療開支上針對老人的醫療需求和改善門診的輪候時間。這些均顯示政府無視社會上最有需要協助的人士。   在整體的人口政策上,內地孕婦在港所生的孩童,為香港的人口結構和社會帶來一定的衝擊,但是政府未有就各政策層面(如學校資源、託兒服務和醫療等)作出相應的預算。此外,預算案中提及考慮將關愛基金的項目納入政府的恆常資助範圍,這方面政府應立即進行全面的諮詢,將一些最急切需要的項目制度化,以確保有不同需要的人士能得到合適的援助。   預算案中雖有一系列保障就業措施,但未能針對「婦女」和「新來港人士」的特別需求。為了協助「婦女」或單親家長就業,政府應該在每區設立足夠的托兒所,讓她們可以更彈性的安排工作時間。「新來港人士」方面,政府應該重新建立新移民中心,協助他們在進入勞工市場前作適應香港生活的準備。   經濟方面 多年來的施政報告均強調「六大產業」的重要性,但是預算案中,政府未來的發展重點依舊集中在金融方面,其他產業未有足夠的硬件和軟件配套。如文化方面的發展,「起動九龍東」、活化工廠大廈和將政府部門遷離核心商業區等措施讓土地供應增加,政府應配合現時的社會發展需求,而不是將土地集中在商業用途。現有的工廈,可為藝術團體或音樂工作者提供工作和發展空間。除此之外,西九文化區的落成,將會為香港的文化生態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但財政報告中未有對文化區的「軟件」作具體的支援。長遠而言,政府有必要改善對藝團的資助模式和促進中小型藝團的發展。 總括而言,財政預算未能善用香港豐厚的財政儲備,盲目抱着一貫的公共理財指標,沒有因應時勢作出長遠的發展方向。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回應2011-2012年施政報告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回應2011-2012年施政報告

核心價值未達 開來欠缺承諾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回應2011-2012年施政報告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為一民間智庫,就6大政策範疇為公民社會及香港提出多項政策建議。就第三屆特區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所提及的多個內容,本智庫根據6項關注範疇將其分類,並有以下回應。

 

「甚麼是香港學?」簡介會暨「香港學101」課程招生

「甚麼是香港學?」簡介會暨「香港學101」課程招生

   傳媒新聞稿 2011年7月9日發佈 「甚麼是香港學?」簡介會暨「香港學101」課程招生 新聞稿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聯同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於今日(2011年7月9日)舉辦一名為「甚麼是香港學?」簡介會,並向公眾推介即將於七月開辦的「香港學101」課程。   「香港學101」課程將由香港學倡議者洪清田博士所設計及主講,並就香港源流, 香港開埠的發展過程和成就,香港論述及香港在中國崛起的世界新秩序中的未來出路等四大範疇,透過不同層面的剖析及專題的探討,讓學員了解回歸前後的殖民地歷史,認識香港百多年來的獨特社會文化,從而反思香港與中國未來的路向。9日簡介會將以2003公安法及2011替補法為例,呈現「香港學」的分析架框及透視力,展示「應用香港學」。   有關課程將分三期,首個單元將於七月中開課,為期2個月,課程適合學習通識教育科的老師和同學、及有志研究香港整體社會、認識香港政治與歷史的朋友。而首個單元的學費為港幣 $1,215.00。   關於洪清田博士 洪博士為「香港學」協會創會主席,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學人,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新聞與社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及中極政經文化產業社執行主席。洪博士二、三十年來倡議及實踐的「香港學」的範疇和內容、意義和範框(Paradigm),發表相關政經、社會及文化文章近五百萬字,著有《香港學》十冊。   課程簡介及詳情已上載至社區發展動力培育網頁請按這裡,以供有興趣報讀的人士參閱,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event@ec2-13-214-201-96.ap-southeast-1.compute.amazonaws.com 或致電3114-0784。   *傳媒朋友如欲查詢關於香港學的內容與該課程在本港的發展情況,或有興趣就該課程作專訪,歡迎聯絡社區發展動力培育陳先生(電話:2123 1705 或電郵 leslie.chan@ec2-13-214-201-96.ap-southeast-1.compute.amazonaws.com)。

扶貧智庫研討會系列(3) 《城市規劃與扶貧》

扶貧智庫研討會系列(3) 《城市規劃與扶貧》

以下是是次活動的相關演講資料: 葉毅明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Poverty and Town Planning” 講義    林云峰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會長 “城市設計與扶貧 Urban Desig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講義   邵家臻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講師 「誰在聆聽天水圍小販?」 文章   巫堃泰社區發展動力培育高級項目主任 「東涌及北大嶼山規劃政策失誤-扶貧何去何從」 講義  

alt

扶貧智庫研討會系列(3) 《城市規劃與扶貧》

貧智庫研討會系列(3) 《城市規劃與扶貧》 城市規劃作為居 住於都市的人來說,來得十分之重要。由區域內的房屋、醫療及治安,到教育、交通甚至就業等元素,都與將來居住於區域內的人息息相關。而城市規劃的過程,往往決定了該城市甚至當地居民的福祉。 然而,香港的規 劃問題毛病處處。繼政府與發展商發展天水圍的秘密協議,到近期再度研究發展東涌新市鎮的種種風波,都反映出政府 在規劃新市鎮的時候,未有顧及交通費、交通時間及當地就業的問題,令新市鎮淪為貧窮人口集中的地區。 與此同時,近年 舊區重建及工廈活化計劃,令居住於市民的貧窮人口生活更為艱鉅。於進行市區更新時,如何減低縉紳化(Gentrification)對於貧窮人口的影響,需要各個持份者思考以人文角度規劃, 以達致保持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的可能。 《扶貧智庫》將 會於舉辦《城市規劃與扶貧》研討會,讓公眾及關注社區規劃人士共同探討上述問題。 講者: 葉毅明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林云峰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會長 邵家臻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講師 陳劍青 新界東北發展關注組成員 巫堃泰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高級項目主任 主持: 狄志遠 日期: 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30 – 4:30 地點: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部704室...

Are Engagement & Consensus Possible in Hong Kong?

Are Engagement & Consensus Possible in Hong Kong?

Seminar on The Public Engagement and Consensus Building Process in HK, and the Potential Solution of “Future Centre” 公眾參與和共識建構會在香港出現嗎?     Speaker: Leif Edvinsson Leif is now the Professor in Lund University on IC/Knowledge...

「410遊行後坐係長實出面!抗議大財團缺乏承擔!爭取設立累進利得稅」集會暨論壇

「410遊行後坐係長實出面!抗議大財團缺乏承擔!爭取設立累進利得稅」集會暨論壇

為何香港沒有累進利得稅?為什麼大財團繳付的利得稅率,沒有如在很多發達國家般按利潤增加?若香港實行累進利得稅,公共房屋、醫療、教育、退休保障等範籌能因此獲得怎樣的改善?   累進利得稅的原則是,當財團的利潤越大,應繳付的稅率便越高;換句話說,財團的繳稅率是與其利潤成正比,體現了公平公義的原則。可是,一直以來香港的稅制也向財團傾斜。財團利得稅劃一為16.5%,差不多是全球最低,更非累進形式;結果是大財團賺大錢但交稅卻極少,社會出現嚴重的財富分配不均。政府其中一個重要功能是推動資源再分配,而累進利得稅就是一項重要的政策工具改善貧富懸殊的情況。   令人憤怒的是,香港政府一直偏坦大財團,在2011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對累進利得稅(或增加利得稅)隻字不提;為此我們將於4月10日發起集會,抗議財團賺大錢但卻缺乏社會承擔,要求立即實行累進利得稅。   集會詳情 日期: 2011年4月10日(周日) 時間: 下午5時正至7時30分 地點: 中環長江中心外   論壇詳情 題目: 香港稅制如何養肥這班地產商? 講者: 基層街坊、新移民婦女、霍偉邦(青年)、李峻嶸(學者) 日期: 2011年4月10日(周日) 時間: 下午5時正至7時 地點: 中環長江中心外   主辦 爭取合理資源再分配聯席     聯席發起團體包括: (排名不分先後)   左翼21、街坊工友服務處、關注綜緩檢討聯盟、同根社、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社區發展動力培育、社會主義行動、香港基督徒學會、回歸基督精神同盟、青台、1217香片公社、職工盟社會事務委員會、香港專上學生聯會、中大學生會、基層發展中心、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青年聯社、新界東北關注組、中大基層關注組、抗河蟹大聯盟、四合院-...

《環珠江口宜居灣區重點建設行動計劃》民間研討會

再次狼來了的「規劃」? 《環珠江口宜居灣區重點建設行動計劃》 民間研討會   由廣東省5個市政府及港澳兩地特別行政區政府所主導的《環珠江口宜居灣區重點建設行動計劃》,受盡珠江三角洲各地爭議。除了諮詢模式飽受批評之外,更引申出香港「被規劃」及一國兩制等不同爭議。   事關香港人於未來的生活規劃,理應由香港人自行尋找共識。為此,社區發展動力培育與香港城市大學當代中國研究計劃合辦《環珠江口宜居灣區重點建設行動計劃》 研討會,讓民間及公民社會打破被諮詢的角色,主動為香港人的未來規劃進行探討。詳情如下: 如欲報名,請按這裡   日期 :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 地點 : 香港城市大學LT-12 主講嘉賓: 陳雲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討論嘉賓: 葉毅明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陳劍青   新界東北發展關注組成員 巫堃泰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高級項目主任 (名單將陸續增加) 主持 : 林旭華  ...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 就《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畫》公眾諮詢 作出之跟進陳述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 就《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畫》公眾諮詢 作出之跟進陳述

社區發展動力培育一直關注香港的土地及房屋政策,並於過去開展了香港土地發展關注計劃及舉辦《香港的地產霸權》講座,與公民社會團體及市民討論香港的土地及房屋政策。

 

就《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公眾諮詢,本智庫已於2011年2月10日向規劃署及公眾發表對本計劃的意見,內容可於本智庫網站查閱。直至今日,署方仍然未能夠就意見書中關於城市融合論述、區域性分工、人文及社會文化差異及欠缺公眾參與的意見作出任何回應,本智庫深表遺憾。另外,本智庫亦於早前時間就行動計劃中其中一個項目《興建深港西部快速軌道》表達了反對意見,並揭露規劃署贊同興建鐵路的立場與路政署以技術和涉及大規模填海為由反對興建的意見南轅北轍。原文可瀏覽本網站查閱。

 

本智庫在諮詢期完結之後,繼續就該行動計劃進行探討。直至截稿日,本智庫發現整份研究質量及於實踐上有以下3大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