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憑甚麼可以書寫自己與別人的哀傷
香港作家阮文略游走在疫後的香港、日本與巴黎之間,以《生態演替》一書向集體與個人的記憶回溯,到頭來,愈是密集書寫的人,愈是懷疑文字,卻騎虎而不下。
Select a news topic from the list below, then select a news article to read.
對於德勒茲,反實現化具備關於差異或事件的本體論的、微觀政治的,以及倫理或修行的三重層次。在此,阿甘本為自己的工作提出重要總結:思考某種政治的「廢制權力」,或被稱為「廢制潛力」 。這種政治潛能並非單純的消極和破壞,反倒是通過讓失效 (inoperative) 出現,而還原為在力量中出現斷裂的潛在能力。
ArtNext 將於 2025 年 10 月 16 至 20 日再度蒞臨香港 PMQ,舉辦第五屆藝術博覽會。ArtNext 隆重宣布,誠摯邀請各界參與 2025 年在 PMQ 舉辦的 ArtNext 盛會。屆時,ArtNext 將呈獻逾 120 位來自香港、大灣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全球各地傑出藝術家的精心力作。
近年,就陸續傳出有很多台灣、香港和大陸年輕人被騙去柬埔寨、緬甸、泰國等地當勞工,要家人用大額金錢贖人救人,甚或被逼用資訊科技欺騙原居地人士到來東南亞,持續去騙以發展、延續整個暴力勞工欺騙集團
我們常常以為翻譯只是把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因為傳統的西方語言觀告訴我們:語言就像透明的工具。翻譯就是換一套符號,也能完全表達同樣的意思。但真的是這樣嗎?當我們看外語電影、閱讀翻譯書目,或者只是和不同文化與語言背景的人交談時,我們已經感受到:有些東西似乎永遠無法「完全翻譯」。這個問題,其實早於《聖經》的巴別塔故事就已經被提出。
電話投資騙案時常發生,但騙徒往往是被賣豬仔到東南亞的詐騙集團,被集團強迫進行電話詐騙的受害人。余德寶多年來跟進個案,了解詐騙集團的營運模式及爭取營救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