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nio

2023 亞運會耗資100億港元

2023 亞運會耗資100億港元

  類別  休閒及體育政策 議題 南早:2023 亞運會耗資100億港元 內容 政府今日向立法會遞交2023亞運會的公眾諮詢文件。南華早報引述消息稱,假設不興建新運動場館的情況下,整個亞運會耗資約100億港元。 報道稱,政府計劃亞運會主要項目,在啓德體育城內舉行。 而選手村則和地產商合作發展,因此建築費用不會列入主辦費用內。 問題 香港百億亞運會否淪為政府、地產商以及既得利益集團的另一俱樂部? 如何善用公帑?確保本地運動員利益以及本地運動事業得到最大保障及發展,肯定是香港百億亞運最重要的議題。 如何確保官商合作發展選手村,做到公平公正,不會變成私相授受,以致被指為明益地產商或個別地產商。 政府務須制定全、長遠、公平的休閒及體育政策。

不用Facebook,也很虛…擬的公眾諮詢

不用Facebook,也很虛…擬的公眾諮詢

  資助市民自置居所諮詢昨(17日)結束,政府收到800份意見書,網上留言逾5,300則,負責的運輸及房屋局稱將花數周整理意見,料行政行長官曾蔭權下月發表施政報告將有交代,運房局再三強調政府未有定案。不過,稍為留意新聞的朋友該覺得奇怪:「政府不是已經有定案嗎?!」   被稱為「特首智囊」的智經研究中心早在8月23日提出六項建議,其中一項建議是「半租半買」即市民與政府指定中介機構「一起」買樓,然後申請人可用較優惠租金租用餘下五成物業,十年「供斷」。隨著諮詢即將結束,政府繼續引導輿論,透過向主要傳媒放風,將由智經提出的六大建議,逐步收窄為與「半租半買」是雙身同體的「先租後買」,不合資格申請公屋及沒能力買私樓的夾心階層,可先租住單位,然後三年或五年後用該筆租金作為購買租住單位或選擇遷出。房協據報透過重建舊屋邨或獲政府撥地建屋,推行計劃。   諮詢期,智經拋出半租半買;諮詢期末,政府消息人士再拋先租後買,若說政府沒有定案,誰信?不過,政府當然要否認,因為既然有了取態或定案,還打鑼打鼓的做公眾諮詢,不就是說愚弄公眾嗎?   政府了解傳媒「求新」或「求獨(獨家消息)」的運作邏輯以及短小精悍的版面美學,以匿名政府消息人士,就可進佔輿論高地,免費宣傳政府心儀方案,主導輿論,建構「自置居所= 先租後買」主流論述。   或者,再說,政府拉一個打一個的操控民意手法,已了無新意。不過,既然政府對此樂此不疲,那焉有不說之理。諮詢結束後第一日,香港有報章披露政府在太古城舉行的焦點討論小組,不向居民發問復建居屋問題。這正反映政府要冷處理復建居屋這個在民間獲得廣泛支持的可能方案,或許,不惜一切,將有關討論邊緣化,不能成為公眾主要議題。

最低工資立法

最低工資立法

  類別 勞工政策(扶貧政策) 議題 最低工資立法 內容 樂施會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作出分析,發現今年第二季有192,500個在職貧窮戶(約660,700人),比2005年的172,600戶(約595,600人)多12%,反映本地在職貧窮家庭數目持續上升;而貧富懸殊的嚴峻程度更處於歷史高位。 在職貧窮戶家庭負擔較重。2005至2010年第2季期間,在職貧窮戶當中,平均每名在職成員需要供養2名非在職成員,而一般在職住戶的在職成員,平均只需要供養0.8名非在職成員。 2010年第2季,192,500個在職貧窮戶之中,有124,300戶的每月入息低於相應人數住戶的平均綜援金額,佔64.6%;但當中只有14,887戶申領綜援,申領比率約為12.1%。 貧富懸殊嚴重,處於歷史高位。全港最富有10%住戶,月入為最貧窮10%住戶的27倍:2010年第1季,全港10%最富裕戶,其每月入息中位數是10%最貧窮戶的每月入息中位數的27倍。 樂施會促請政府立即採取實質扶貧行動,包括確保最低工資能照顧在職家庭的生活需要,以及制訂其他收入保障政策,以協助在職貧窮家庭脫貧。長遠而言,政府應研究稅務優惠政策,作為最低工資的配套措施及其中一項入息支援措施。 問題 最低工資立法將「確保最低工資能照顧在職家庭的生活需要」條文排除,意味工資水平將不能協助在職貧窮戶成功脫貧,令最低工資立法原意大打折扣。 為協助在職貧窮戶脫貧,樂施會的倡議值得支持,即政府有必要推出更多工資保障措施,如保證僱員的最低工資水平能供養自己及最少一名非在職家庭成員;擴大交通費支援計劃範圍至全港18區,並取消最多一年的領取時限以及擴大俗稱「社區褓姆」計劃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至全港十八區,而「社區褓姆」時薪亦應合符最低工資的規定。

香港測量師學會促設跨部門房產小組

香港測量師學會促設跨部門房產小組

  類別 土地及房屋政策 議題  香港測量師學會促設跨部門房產小組 內容 政府就是否資助市民自置居所的公眾諮詢今日結束。香港測量師學會昨指出,政府制定長遠房地產政策時涉及的人員過多,指各局長及局級官員雖合作無間,但因範疇涉及其他部門,令官員制定政策時難免會出現若干問題。 本港房地產事務由兩個局負責,一是運輸及房屋局,一是發展局。 測量師學會亦要求政府設立一個由各局官員組成的小組,共同構思房地產發展。 學會亦促請政府設立智庫,成員包括發展商、壓力團體、學者及其他持份者,就房屋政策提出建議。 問題 測量師學會意見反映,政府制定房屋及土地政策時,可能出現政出多門的問題。 測量師學會有關成立智庫的建議亦可能反映,政府制定政策時,未能廣納民意,不同持份者的意見未必得到充份、具體以及認真的反映及重視。

租轉買房屋資助計劃

租轉買房屋資助計劃

  類別 土地及房屋政策 議題 租轉買房屋資助計劃 內容 資助市民自置居所公眾諮詢將於明天結束,南華早報今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特首曾蔭權將於下月的施政報告中推出租轉買房屋資助計劃,協助家庭入息收入超過公屋住戶限制但又未有足夠能力自置物業的市民。 報道引述熟悉有關討論的官員稱,參加計劃的市民在首三或五年租住有關樓市,之後他們要選擇買入有關單位或遷出,而過去租金可用作買樓之用。 據報,有關樓宇將料將由房協負責興建,政府暫時沒有公布樓宇售價,或會否提供折扣,或拆扣若何? 問題 政府有需要將各種可能選擇以及當中的利弊,做全面分析, 讓公眾知所選擇,而不是好像目前般,不斷拋出政府方案,引導輿論,令市民先入為主,箝制公眾期望,以為復見居民再也不是選擇之一? 這是假諮詢嗎?

公營醫療系統

公營醫療系統

  類別 醫療政策 議題  公營醫療系統 內容 南華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根據政府草擬的新醫療政策文件,若在職家庭醫療開支超出他們全年收入若干比例,他們亦可同樣免費使用公營醫院服務及相關的藥物。 不過,報道沒有透露政府設定比例,但香港病人權益協會認為,有關比例不應超過百分之十。 這是政府設計的第二安全網,第一安全網是照顧正接受社會福利的人士及通過入息審查的人士。 據報,政府本年稍後就自願醫療保險計劃進行公眾諮詢後,有關政策將正式出台。 問題   醫療開支與家庭入息比例當然是公眾關心的問題,因為它決定誰可以進入政府免費公營醫療系統。 不過,暫時未知該等家庭將得到何等醫護照顧?是和第一安全網看齊?還是有所差別? 另外,整個計劃將如何操作?會否對急症病人有特別處理? 政府計劃斥資五百億支持自願醫療保險計劃,但最終的受惠者是保險公司?高收入入士?還是普通病人? 若將這五百億投放在公營醫療系統,病人會否更能受惠?

中學自願減班計劃

中學自願減班計劃

  類別 教育政策 議題  中學自願減班計劃 內容 教育局本年初為回應入讀人數減少而推出的中學自願減班計劃,僅23間中學校響應。 教育局長孫明揚繼續向小班教學說不,強調若推行小班教學,中學教育開支將會倍增,由2010-11年財政年度的200億增加至400億,因此批評有關建議是不切實際。 他開腔要求課室不足的名校「自願」中一減班,更明示將會強制官立中學先行減班,以作其他學校的榜樣。      問題 小班教學有助提升教學質素,對解決貧富懸殊、促進社會發展亦有幫助。 政府有需要詳細說明中學小班教學的開支預算,是否真的要增加二百億?由目前的二百億增加至四百億? 若政府未能說服公眾「算數原來係咁計」,政府隨時又被批評愚弄市民。 若真的要增加開支,但可能換來更高的教學質素,更好的人才,更公平的社會發展,相信香港人是願意聽取各多的意見。政府在此反而應進行更多公開諮詢,聆聽民意,而不是剛愎自用,否則將再失民心。

警方數碼化通訊,98.73%案件被封鎖消息

警方數碼化通訊,98.73%案件被封鎖消息

  類別 資訊自由 議題  警方數碼化通訊,98.73%案件被封鎖消息 內容 警方04年通訊系統數碼化時,曾許諾每天公布約100宗突發事件,其後改為30宗。不過,香港記者協會最新調查發現,警方09年下半年每天平均只發佈2.7宗突發事件,即每日平均紀錄罪案212.7宗的1.27%,98.73%案件被封鎖消息。 而警方接報20分鐘內公佈突發事件的承諾也沒有兌現。調查顯示,僅兩成個案的發佈時間達標,半數個案接報30分鐘後公佈,其中三宗逾四小時 記協主席麥燕庭炮轟警方隱瞞傳媒粉飾太平,剝奪市民知情權,令執法機構難以受到有效監督。 她建議,警方只須刪除當事人個人資料,不經篩選就發佈消息,反而可節省人手和成本。 警方發言人表示,警方的公開資訊符合政府公開資料相關規定及私隱條例。 問題   警方所指的公開資料相關規定相信是1995《公開資料守則》。該守則屢被批評未能確保公眾知情權。申訴專員公署去年指出,公眾針對政府部門執行《公開資料守則》的投訴,近年急劇上升,由2006飆升至08年的25宗,主要是市民不滿當局拒絕提供資料。 政府務須就如何改革《公開資料守則》以及如何推行資訊自由法立法,進行公眾諮詢。 資訊自由法有助保障公眾知情權,提高政府施政透明,加強官員問責精神,因此,政府須儘早展開資訊自由法的立法程序。

每週議題短評-2010年9月11日

每週議題短評-2010年9月11日

  國家主席胡錦濤本周出席深圳特區成立三十周年典禮前,抽出六分鐘,在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等官員陪同下,與本港首富、長和系主席李嘉誠見面。胡錦濤在傳媒鏡頭前讚揚李嘉誠是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歷程的直接見證者和參與者,希望李繼續運用影響力,為粵港及深港合作、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發揮更大作用。李是胡此行唯一獲單獨接見的港人。   胡錦濤高規格接見李嘉誠前,本港樓市炒風旺盛,樓價屢創新高,公屋單位動輒百多二百萬,租金也進一步上揚,部份板間房、套房呎租隨時高過豪宅,計劃置業的市民當然擔心無力上車,基層人士特別是新來港人士更要捱貴租,貧富懸殊料將進一步拉大,當然,我們香港已是發達地區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地區!   這裡正正要說明的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大力量,其實是來自那些緊守崗位的升斗市民。他們是打工仔,心願不過是希望可以和心愛的人建立自己的家,無奈被日日上升的樓價而弄得置業無望,但仍然努力工作,克勤克儉,希望終有一天可以雲開見月明;他們也是你我天天相見的基層小市民,他們拿每小時十多廿元的薪金,每天上班十數小時,做保安守護香港,當清潔擦亮香港,做侍應服務香港,即使日日捱貴租,每天卑微的心願也只是希望可以上樓,和家人「住好啲」。他們才是香港「好打得」的精英。   香港以及中國的發展,是無數升斗市民、黎民百姓日以繼夜辛勞的血肉成果,當中辛酸外人難道,中國三億農民工離鄉別井,顛沛流離;香港無數基層市民在繁華鬧市邊緣苦苦掙扎?中央以及特區政府何曾記住他們的付出?高官們何曾表揚過他們的貢獻?   胡錦濤獨見李嘉誠,忘記香港真正的精英,傷盡小市民的心,這也許是中央政府最不願意見到的事吧? 而這種忘記最終也要付上代價!